首页 College News

院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内新闻 > 正文
(转载)【人才强校笔谈】高研院朱玉贤院士:引育一流人才,打造理学高地
时间:2022-06-17 11:00:07点击量:

       我是2014年4月来到武大,负责建设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建院初期,我们就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强调以基础研究为主,聚焦学科前沿,倡导学科交叉,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把高研院建设成为学科交叉研究基地、高水平研究人才聚集特区、科研资源共享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最终建成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理学研究机构。

       要实现这一目标,靠的首先是人才。高研院人才工作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孕育杰出,计划在2020年前招聘10-15名国家级青年项目入选者或相当水平的科研人员,使全职PI总数达到30人,完成第一阶段建设目标。这一目标现已达成。之后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专职PI达到60-70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90%。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特别是2017年学校开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高研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些年我们共从海内外引进全职PI 26人,新增各类国字号人才19人、省级人才3人,每年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创造新的记录。

       回顾这些年高研院人才队伍的发展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人才工作要引育并举,第一步是要把人引进来。高研院通过专家引才、平台引才、人才引才等不同渠道,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要找到千里马,先要有伯乐。2014-2015年,我们连续在全校选拔了一批理学领域的高水平专家,聘任为高研院兼职PI。这些兼职PI有一流的学术品位和精准的学术判断力,由他们组成引进人才评估小组,帮助高研院引进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同时,我们充分发挥高研院交叉学科的特色,积极推动武汉光源大科学装置建设,吸纳了一批多学科背景的研究和工程建设人才。

       引得好,更要培养得好,才能留得住,最终形成人才成长和单位发展的良性循环。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我们有这样几个理念:一是人才培养要符合科学规律。高研院注重年轻PI的长远发展,不用短期业绩考核来限制其发展。做基础理学研究的年轻学者,研究工作周期比较长,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二是结合PI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人才整合,加强团队建设、集体攻关。目前高研院已经组建了组学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光电纳米催化与工业应用研究中心、化学与生命健康交叉研究中心、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先进光源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各跨学科团队进行人才引进与培养,并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将来我们还会建设更多的跨学科团队,争取尽快适应美国、西方对我们施加的各项制裁,在科学和技术领域获得新突破。三是要做好平台建设,通过软文化和硬条件两手抓,打造一流的育人平台。在文化建设上,高研院以三大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形式广邀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在院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在硬件建设上,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空间是开展前沿基础研究的必要保障,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16年-2018年高研院在当代楼完成了3000平方米的实验、教学及仪器设备用房建设,解决了13名PI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了核磁中心、质谱中心、电镜中心、显微镜中心等仪器平台。2021年得益于校友的支持,学校已启动高研院科研楼的规划和设计,为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保障。同时,通过积极推动武汉光源大科学装置建设,为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最尖端的实验平台,吸引聚集大批高水平人才。

       历经八年的建设,在校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高研院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始终坚持实施学校的“人才强校”战略,围绕高研院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继续探索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新机制,持续推进学科交叉与创新,为武汉大学、为伟大祖国的理学研究贡献我们的力量。


>>>朱玉贤院士简介<<<

       朱玉贤,植物生理学家,1955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1989年12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系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获批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4月至今,任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朱玉贤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在棉纤维发育分子机制和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首次发现植物激素乙烯参与调控棉纤维伸长,揭示了纤维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测序并组装了二倍体棉花D基因组、A基因组及四倍体棉花AD基因组,充分解析了棉花A亚基因组起源之谜;成功构建了高质量陆地棉胚珠cDNA文库,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高通量陆地棉cDNA芯片,获得了纤维伸长时期的基因表达谱;与国内外11家实验室合作克隆了1282个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基因,找到了一批可能参与调控各种生理过程的受不同环境条件或处理诱导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基因;所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发行超过50万册,成为我国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分子生物学首选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至今规划教材,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关分子生物学课程最广泛认可的参考书。

       在国内外各类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经同行评审的科研论文120余篇,共被SCI刊物引用6700余次,多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有关棉花纤维细胞伸长发育的基础研究已在2008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现兼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至今任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总体组技术副总师,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文章转载自武汉大学人事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