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为充分打造学术交叉互动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引导同学们在交流分享中迸发灵感、提升思维,引领学术持续创新、勇攀高峰,9月15日上午,我院成功举办最新一期研究生交叉学科学术沙龙,邀请来自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十位优秀的硕博研究生同学们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高等研究院陈世贵、陈素明、孔望清、刘郑、闵杰、沈晓、阴国印、赵翔老师及40余名来自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的同学们出席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高等研究院兼职辅导员余梦颖主持。
沙龙现场
孙瑞采用两步溶液处理法成功构筑了高性能无界面层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并将这样的工艺运用到较高体系,提升器件光伏性能及稳定性。基于氯化的ITO基底,提升半透明器件对光的透过率从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同步采用三元策略及光学工程提高半透明器件的色中性。
孙瑞(2020级博士)
王旺从金属镍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的不对称1,1-双官能团化反应入手,详细介绍了该反应采用烯烃迁移双官能团话策略,将简单易得的烯烃转化为种类丰富和高附加值的手性苄基硼酸酯,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宽广,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手性苄基硼酸酯是一类重要合成中间子,可以快速构建碳杂键,合成多种杂原子手性化合物,在合成上非常有价值。
王旺(2017级博士)
李洪云分享了一种新型基于DNA结构的细胞力学可视化技术,该技术可在单分子水平上对活细胞膜受体上传递的不同大小 的力学信号(4-60 pN)进行长时间可视化追踪和区分,可以观察到细胞迁移过程中存在一类少量、但传递着更强力学信号的整合素受体蛋白团簇(称为“力学热点”)。基于该技术,李洪云首次发现了这些“力学热点”调控了细胞黏附、黏着斑成熟、动态以及细胞迁移等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李洪云(2018级博士)
吴瑶详细介绍了提升主流活性层体系稳定性的途径:将小分子聚合物化,并引入酯基取代的噻吩调节结晶性,最后得到效率为13.6%的聚合物受体,并且其稳定性优于小分子体系。为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可以将聚合物受体和聚合物给体共轭连接,获得同时含给体片段和受体片段的嵌段共轭聚合物,用于单组份太阳能电池,大幅度地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吴瑶(2019级博士)
杨文彦分享了通过平衡效率、稳定性与材料成本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竞争力的报告,主要阐述了活性层稳定性随膜厚降低而快速提升这一现象,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新的工业化评估因子,定性地得出一定程度地降低厚度可以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竞争力这一结论。最后通过简历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膜厚调控的经济收益与技术潜力。
05杨文彦(2018级硕士)
丁正天分享了通过廉价易得的1,6-烯炔和邻甲酰基芳基硼酸作为底物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镍催化一锅法合成螺环茚酮-吡咯类化合物的方法的报告。该方法具有高收率(高达93%),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和非对映选择性(> 20/1)的特点。而且,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合成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氘标记的螺环茚酮类化合物。
丁正天(2019级博士)
许盛分享了利用廉价的光催化剂十聚钨酸四丁基铵(TBADT)实现脂肪烃C-H键的选择性断裂,并与金属镍催化结合,实现烯烃的烷基芳基化反应的报告。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对三级、二级和一级烷基自由基均能很好地兼容。利用该反应,还能够实现了一系列复杂天然产物分子的后期功能化修饰,并通过三步反应实现了2型糖尿病药物分子Piragliatin的高效合成。
许盛(2018级博士)
陈亚特发展了一种镍催化不对称炔烃和邻溴芳香醛的氢转移还原环化反应,用于合成茚满酮和螺茚满酮吡咯烷衍生物。该方法学步骤经济性高,兼容多种敏感官能团,且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邻溴芳香醛和炔烃先通过环化反应形成α,β-不饱和茚醇中间体,随后经过氢转移过程得到茚满酮或螺茚满酮吡咯烷衍生物。
陈亚特(2021级博士)
王兵兵基于硼化合物具有空p轨道的结构特性以及具有强亲电性的化学性质,发展了将硼试剂作为反应介质的电还原策略,实现了在较低还原电位下高效还原具有高还原电势而难以被还原的未活化烷基卤代物,同时利用硼试剂作为硼源,现了烷基硼化物的快速、高效、规模化构建。
王兵兵(2019级博士)
潘琪发展了第一例镍催化烯烃的区域发散性双碳官能团化反应,通过改变芳基镍物种中镍中心周围的配体环境而非底物结构,精准调控环化模式,从简单底物一步合成含季碳中心的各类五元和六元苯并内酰胺。一系列生物相关的活性分子结构骨架的合成彰显了该反应的应用价值。
10潘琪(2020级博士)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现场互动提问
据悉,作为理学交叉学科研究平台,高等研究院从建院伊始,即将建设成为学科交叉研究基地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并多次举办研究生导师学术沙龙、研究生交叉学科学术沙龙。研究生交叉学科沙龙的举办,旨在搭建我院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展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本次活动作为推荐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一等奖)的重要依据,通过学术沙龙展示了科研进展,促进了相互交流,让同学们学习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与前沿信息,给同学们的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