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将尽、秋意渐浓,九月的珞珈山下,高等研究院又迎来了一批研究生萌新。9月12日上午,高等研究院2023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暨实验室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当代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等研究院院长朱玉贤,校安全督导组专家邹有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章吉老师及高等研究院全体院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和2023级新生出席了此次活动,副院长雷爱文主持第一课。
“研究生是人生的新阶段,要学会创造知识,为社会进步做贡献!”活动伊始,院长朱玉贤院士将“圆”比作全世界的知识,寄语同学们通过不断学习让自身接近知识圈的边界,在深入研究之后留下自己的印记。积极树立科技报国志向,勇担强国建设使命。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任何专业都需要学生不懈的努力。研究生期间,不要因为实验不够好而拖延与老师的交流。反而要勤于和导师交流,向导师求教。
我院教师代表陆庆全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以及教学经历和同学们分享心得体会。第一,科研贵在坚持。第二,宿舍和实验室都是一个“小社会”,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工作中要更多挑自己而非他人的过错。第三,何为研究?“研”字,结构上寓意愚公移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究”字下半部分出头的一点相当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是挖掘隐藏原理的过程。“升起来,沉下去。升到行业发展的角度发现新的发展方向,沉入分子原子的层次进行学习。”
随后,2021级博士研究生梁晶晶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进行了发言。梁晶晶于2019年进入武大高研院攻读博士学位(“1+4”硕博连读),师从付磊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熵材料的精准合成以及性能探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上发表研究成果,参与撰写中英文著作两本,现有两篇第一作者文章在投。
“在学院的五年时光里,我有幸参与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略了诸多顶尖学者的风采……”她从文献阅读、提出想法、实验探究三个方面和新生们分享了自身感悟。一是博采众长,充实自己。文献阅读是每一个研究生积累沉淀的过程,要向优秀论文学习,提升自己的标准。学习文章的创新点,归纳总结可学习借鉴的地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帮助我们自己提出新的创新点。二是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创新的精神内涵是科研过程中的动力,发现创新的灵感关键在于善于思考、细心挖掘。三是坚持不懈,勇攀高峰。从提出想法到得出结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认知真理的快乐和成就感会让我们明白一切的意义。
2023级硕士新生代表杨倩发言。四年前结缘武大,如今梦圆高研院。杨倩同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的殷切嘱托,鼓励大家潜心科研、追求真理,以平和的心态坚守自己的科研岗位,不断拓新基础科学的边界。
“研途漫漫”,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章吉老师紧扣研究生心理健康这个话题,从学业压力、导学关系、朋辈支持和找寻自我四个方面为新生们介绍了研究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入睡和饮食问题、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问题以及找寻自我中遇到的“从众还是从己”的问题。
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秩序的基础。我院积极响应《武汉大学第八届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特别邀请校安全督导专家邹有全教授和塞弗安全装备有限公司翟永志老师为新生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邹老师以《国内外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为题,从火灾、气体、剧毒、防范措施四个方面对新生同学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醒同学们要在实验中做好个人防护品,规范试剂储存和实验要求。通过讲座,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做实验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树立安全至上的意识才能保证生命安全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翟永志老师从现实实验室爆炸事例导入,告诉同学们实验的三个重点:一是要了解实验原理,二是要明确实验风险、有稳妥的应对措施,三是要避免有知者无畏的误区。随后又从理论和实操两个层面讲述了多种实验室安全知识。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站在新的起点上,愿2023级新同学牢记“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以吾辈之青春力量为高等研究院注入新的活力,在最美校园启航新一段最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