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晓课题组在光热串联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德国应化》(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沈晓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arbonyl Olefin Metathesis and Dehydrogenative Cyclization of Aromatic Ketones and gem-Difluoroalkenes(《芳香酮与偕二氟烯烃的羰基烯烃复分解与脱氢环化》)。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张云霄(2018级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沈晓教授为通讯作者。有机合成的一个长期目标是从简单原料出发,...2023-12-12 查看详情
-
长江学术论坛第125讲开讲:Molecular Baskets
12月7日下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Jovica D. Badjić教授受邀做客高等研究院长江学术论坛第125讲,作题为“Molecular Baskets”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我院陈世贵教授主持,阴国印副院长为Badjić教授颁发长江学术论坛荣誉奖牌。 讲座伊始,Badjić教授介绍了分子篮子的合成、表征方法,以及其在药物包埋领域的应用。 随后Badjić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课题组关于分子笼的研究成果。 讲座最后,与会师生与Badjić...2023-12-12 查看详情
-
珞珈论坛第408讲开讲:Automated Glycan Assembly and Flow C...
12月4日下午,高等研究院长江学术论坛124讲暨武汉大学珞珈论坛第408讲于当代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Peter H.Seeberger教授作学术报告,高等研究院院长朱玉贤院士主持论坛并向主讲人颁发珞珈讲坛纪念牌。Peter H.Seeberger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其团队在糖类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糖缀合物(糖与蛋白质、多肽、脂质、核酸和抗体等生物分子以及其它小分子以共价键相互连结而形成的物质)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2023-12-10 查看详情
-
长江学术论坛第123讲开讲:多尺度纳米孔单分子分析
11月27日下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硕教授受邀做客高等研究院长江学术论坛,作题为“多尺度纳米孔单分子分析”的学术报告,翟月明教授主持本次论坛。 黄硕教授首先阐述了纳米孔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而分享了近年来在孔道单分子化学领域的探索,重点介绍了将纳米孔技术应用于蛋白质测序方面的最新成果,单分子蛋白质测序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望助力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发展。...2023-12-01 查看详情
-
阴国印教授团队在镍催化烯烃迁移官能团化领域取得最新进展
转自武汉大学新闻网:(通讯员高妍)近日,国际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阴国印教授团队在镍催化烯烃迁移官能团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题为Ligand-Modulated Nickel-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Silylalkylation of Alkenes。武汉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丁超、硕士生任耀宇和于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阴国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有机硅化合物在药物研发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2023-11-30 查看详情